页数: [1]
作者 主题:孩子
pbegolf
管理员
帖子: 74
发表 孩子
发表于: 2019-01-29, 03:43

1。我们同孩子亲密接触的时间,从他们出生算,到十五六岁,这是为人父母影响孩子、建立亲密关系的时间窗口。再以后,孩子们会对外部世界和他们的恋人更感兴趣。我碰到过不少父母,同他们青春期或成年孩子无法交流,甚至有年老的父母突然试图同其子女建立亲昵的关系,让其成年子女毛骨悚然。大多因为,机会窗口错过,修复起来格外困难。所以,我时常提醒自己这个时间窗口,有助于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

2。我一直相信性格决定命运。技能、智商、知识都排在后面。我们没有必要也无可能把桔子改造成苹果,但无论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,都可以培养自信、乐观、和面对挫折的坚韧。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,有安全感,是自信的起点。

鼓励孩子,是影响性格的一个重要环节。如果表扬孩子努力,他会认为,能否做好一件事,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。反之,夸孩子聪明,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掌握之中。聪明孩子为保持看起来聪明,躲避风险避免出丑,面对失败时,往往束手无策。而且,不要轻易拿孩子去和别的孩子攀比,激励孩子比过他人,貌似增加动力,但有后果。攀比式表扬,孩子可能只在乎相对地位,而非把掌握某种能力作为目标,只要做得比别人好,他即失去对工作的内在乐趣,不愿持续学习和寻找挑战。

3。今天逐渐富足舒适的社会,通过营造艰苦环境磨练性格,对中产阶级独生子女而言已无可能,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是遥远的传说。但体育是一项绝佳的活动,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增强健康,而且可以磨砺性格,学习如何同他人合作、如何解决冲突。我每每看到小朋友,在球场上赢球后的欢喜,输球后的悲伤,和人冲突后的委屈,欢笑和泪水如此强烈。此时的体育,对我而言,是人生最好的隐喻。全力以赴,输了,爬起来继续;赢了很开心,但也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。做喜欢的事情,把它做到最好。

4。东方父母多急于把自己对生活经验的结论强加给孩子,似乎是捷径。其实这剥夺了孩子通过试错学习的机会。经验,无法被结论替代,何况很多父母的「结论」未必是对的。或者在过去是对的,但现在外部约束条件变化了。有时候,需要让孩子犯自己的错误,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,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常识和判断力。

我家孩子小时在伦敦同英国孩子玩,小朋友争相把沙子往嘴里塞。英国妈妈说,让他们往嘴里吃一次,下回就知道不好吃,会改掉。孩子不到两岁即上蒙台梭利幼儿园,那里所有餐具是瓷器而非塑料。老师说打碎一次,就能从后果中学习小心。还有一个例子,孩子小时对厨房的烫手东西充满好奇心总要伸手去抓,大人怎么也拦不住。于是有一天,我决定邀请他,伸手摸了一下餐桌中间的热汤碗,他此后即提高了警惕,总是绕道走。有些经验,不能被父母的结论替代

5。学习能力是个很大的话题,我的经验中,阅读非常重要。英语世界人口每四人有一个是功能性文盲,虽然识字,但阅读困难,被认为是贫富分化重要原因之一。美国孩子考试成绩基本不是中国孩子的对手,但在阅读的质量和数量上,平均水平远远领先中国孩子。

阅读重要的道理不难理解,个人的经验至关重要,但个体接触的人和事范围有限。阅读,为我们同人类心智史上最聪明的头脑,提供了对话的机会。我们大多数人是凡夫俗子,胸襟、眼界、和价值观基本是被周围的环境塑造,而环境不理想时,读好书,是少有的逃生通道之一。

我们这代人,可能是最后一代需要尽孝,陪着父母老去,却是第一代不能期望我们老时,儿女还在身边的人。这些每日快乐的厮磨,或许是未来心底最柔软的记忆。

页数: [1]